揭秘:作为国字号的球队,国足为何连球都停不好?
2、球商
停球是为了衔接运球、传球和射门,比赛中的停球更多考验球员的是动作的设计和衔接能力。在停球之前,球员就应该想好第一脚触球该将球停向何处,或者是不停球直接过人or一脚出球,球商高的球员会从众多选择中选出最合理的那个。
比如说,身边有对手贴身防守,是稳稳拿球还是趟远一点靠速度败退,或者是一个假动作转身或者直接传球,射门呢? 这种动作的衔接是最难的。当你看见职业球员很多的失误其实绝大部分都不是技术问题,而是他设想的下一步动作由于判断,视野,配合等原因没有办法完成,而自己的动作已经按照预想做出来了,所以导致失误。很多时候我们只觉得中国球员的技术差,实际上真正差的是对自己动作和场上局势的预判及设计能力。这需要球员在场上不断观察,提前做出预判,这需要很高的智商、球商、空间想象能力,如皮尔洛、布斯克茨、伊涅斯塔等球场上的大脑。
3.比赛强度
平时训练中如果你让职业球员停好球是绝对没有问题的,有对抗和没对抗、对抗强度高低都决定着球员的技术动作会不会变形。国足打不丹也是各种配合,各种爆射巧射,你难得看到他们失误。但是国足打韩国伊朗就不同了,那种快节奏强对抗下,体能很快拖垮,加上心理紧张,技术动作就容易变形,所以停球停不好。当防守强度较高时,你的停球调整空间就越小,这时一个稍微不合理的停球就会被无限放大甚至被断走。同时,高强度的比赛也考验接球人的跑位能力,不合理的跑位会加大停球的难度。
比赛能力是衡量职业球员水平高低的最大标尺,这一点来看,亚洲球员和欧洲、南美球员之间存在着很明显的差距。会训练不会比赛,是国内职业球员的最大通病,正如很多学生会做作业不会考试一样。没有大量和实践相结合的训练,是不足以形成强大比赛能力的。
4.体能
有怎样的比赛体能,决定了基本功运用的质量。而说到国家队级别的比赛,国足经常会遇到韩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、伊朗等, 这种级别的比赛大部分防守强度大, 体能耗费快。
很多人看比赛都有种感觉说中国队只能踢半场好球,这半场里国足停球和传接球以及技战术水平发挥稳定。随着国内联赛的崛起和球员水平的提升, 国足在许多国际比赛中前75分钟可以踢得很好, 最后的15-20分钟则因为体能因素容易被强队反超。要是有坎特那样的体能,国足不至于在场上散步、停不好球。
5.心理素质
国足目前能打硬仗的球员不多,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,心理紧张也会使他们发生停球失误。古语有云,夫战,勇气也。足球比赛更是如此。过多的考虑场外的因素,会很大程度限制球员的发挥。国足在遇到强队时往往缺乏舍我其谁的信心,踢得畏首畏尾,结局自然不乐观,几十年的恐韩症就是这样来的。优秀球员一般正式比赛能发挥出平时训练的80-90%的水平,能达到100%可以算超常发挥。大多数可能在60-70%,更有甚者发挥失常,60%都不到。
如今国足在国际大赛上总是一胜难求,上场世预赛2-2战平叙利亚之后,里皮大爷带领的国足冲击2018俄罗斯世界杯的愿望基本落空。国足什么时候才能挺进世界杯?无需过多去幻想,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,足球世界里,容不得急功近利。夯实青训,稳扎稳打,多发现和提拔有能力的新人,结合自身实际学习强队经验,才是中国足球崛起的必由之路。
最后来欣赏下足球大师们的美妙停球:
梅老板边打电话边若无其事的卸掉突然而来的皮球
梅西的停球多为顺势而为
齐达内的举手投足彰显着大师范
小媳妇的停球轻灵秀美
小罗的脚好似有魔力,皮球被稳稳吸在脚上
冰王子的代表作,把停球演绎成了优雅的艺术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