申花青训爆发冲突!小球员球场打架引热议,中国足球青训路在何方?
球迷活动
2025-06-28 14:31:13
青训赛场突发暴力事件
昨天下午在上海康桥基地举行的U15梯队内部教学赛中,申花青训营两名小球员因争抢球权爆发激烈肢体冲突,现场视频在社交媒体迅速传播。画面显示身穿16号球衣的中场球员李明(化名)与对方3号后卫张伟(化名)在拼抢倒地后互相推搡,随后演变为拳脚相向,教练组耗时近3分钟才将两人分开。
"这种暴力行为必须零容忍!青训不仅是教技术,更要培养职业素养。"——前国脚范志毅在微博评论
事件背后暴露的深层问题
- 功利化训练模式:据悉涉事球队近期连续加练,教练组强调"赢球奖金"制度
- 心理辅导缺失:俱乐部青训总监承认目前仅配备1名兼职心理咨询师
- 家长过度干预:知情人士透露冲突双方家长曾在场边发生口角
值得注意的是,这已是本赛季申花青训第三次被曝出纪律问题。今年5月,U17梯队就因集体罢训遭到整顿。资深青训教练王建军表示:"现在很多俱乐部把青训当成速成班,忽视球员人格培养,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,就算技术再好也难成大器。"
数据对比:中日青训管理差异
项目 | 中国俱乐部 | 日本俱乐部 |
---|---|---|
心理辅导师配置 | 0.3人/队 | 2人/队 |
年度素质教育课时 | 12小时 | 80小时 |
俱乐部紧急应对措施
事件发生后,申花俱乐部连夜召开危机处理会议,宣布三项整改方案:
- 涉事球员停训两周,须完成20小时社区服务
- 聘请专业运动心理团队入驻青训基地
- 建立"球员行为积分制",与晋升一线队资格挂钩
不过这些举措能否触及青训体系根本矛盾仍存疑问。体育评论员黄健翔在直播中指出:"中国足球青训需要的是系统性改革,不是出事后的危机公关。看看日本高中联赛,球员们输球后哭着整理更衣室的画面,这才是我们该学习的方向。"
截至发稿,中国足协青少部已表示将派工作组进驻调查。本次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足球青训价值观的讨论——我们到底要培养怎样的足球人才?